台湾留学:台湾留学申请须知事项大搜罗

  1.“三限六不”政策

  不加分;不提供奖助学金;不影响招生名额;不允许校外打工;毕业后不可留台就业;不开放报考证照。

  简单解读一下:

  a.限制采认大陆优秀院校。这个主要针对的是要来读研的,目前只有985的大学毕业生有资格申请台湾的研究所。对要来读本科的,这个没关系。

  b.限制陆生赴台总量。个人觉得林林总总所有可以招生的学校(大学跟科技大学)算上,总量上还是有一定的量的。目前的话,台湾方面其实希望更多陆生报考,尤其是博跟硕,缺额挺大的。

  c.限制采认医学和关系国家安全领域的专业。这个报志愿的时候相关专业根本不会设名额,你报不了。有意进入这些领域的同学,其实填志愿的时候就找不到相关专业。

  d.不加分。额拿了加分的当然要用啊,过来玩玩就好,不用搭上四年来念书。关于分数,有人问过艺术生跟普通考生的标准。目前就是看高考分数,不分考生类别的。(本来不同省市高考分数的算法跟一本线已经有差异了,还分艺术生跟文化生,想想都觉得复杂~)

  e.不提供奖助学金。这个多说几句。政府提供的肯定拿不了。但私立学校里有些是私人企业赞助,或者私人筹集的奖学金或者奖金,这个可以拿。助学金个人觉得死心吧,来之前都提供财产证明了,人家就是认定你不需要助才让你来的。我听说有些学校是去年第一批去了就给...这个啊命好羡慕不来。另外,刚过去第一年(在境内待满183天之前),任何所得理论上都是要扣税的,不管金额大小,一律缴20%的税(!!!)。

  f.不影响招生名额。总之原则是不影响本地学生的权益。

  g.不允许校外打工。校内的话,如果个别科系统一安排了实习,属于课业相关的,那么可以,而且给别人怎么支薪给你也怎么支(这种科系似乎不是特别普遍)。所以基本要做好心理准备,边读书边兼个职赚点零花钱什么的不太可能(而我身边的同学非常多都有兼职工读的经验)。实习还有企业的甄选会,可以说目前陆生也都没份。志工服务是可以的,奉献爱心没有限制哈。

  很多在读陆生都反应过这一条带来了不少困扰,但看样子还是这一年还是没能松绑。台湾方面的考虑跟社会观感之类的挂钩,真是狡猾的回答,还是没办法给陆生平等的竞争机会就对了...不排除个别学校可能有些私人企业提供的实习机会之类的,但总的说来,在这边陆生要想打工、实习是非常困难的,哪怕你不拿酬劳也很难。你付出了劳动老板不付钱他有可能被罚的,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企业不会用陆生。

  悲催的是...其实一放假,马上回大陆也很难找着很好的机会实习兼职什么的,甚至一些培训也未必赶得上,近水楼台先得月,都隔条海峡了会比别人慢半拍的。不过话说如果沉得住气,不管什么实习经历工作经验,四年都在象牙塔里,超幸福的!(不知不觉这条扯太多...)

  h.毕业后不可留台就业。留不留台个人觉得无所谓,真是个人才肯定有人要的。现在其实越来越多的台胞都飞到大陆去工作,待遇还更好。不过,倒是不要四年后回到原来熟悉的土地上,出现re-entrycultureshock了。

  i.不开放报考证照。报考证照指台湾的资格证,律师啊会计啊之类的。有相关需求的考虑看看,是不是能有代替方案,考国际证照或者假期回家考完之类的。驾照可以考,不过将来回去得考笔试(应该是交规有差异),换证的细则要问各省。暑假回去学个车应该也是来得及的。出门在外,还是搭公交,便捷便宜,父母也放心。

  2.不参与他们的全民健保,医疗花销不小

  健保的话,目前是以学校集体买团体保险,然后用保险理赔的方式代替在台湾的医疗花销。

  首批陆生来之前是需要自己在大陆买好保险的,保额投保项目依不同保险公司提供的险种而定的,真要理赔也是自己联系保险公司。相比之下,买团体险省了很多心,理赔起来也便捷了许多。

  目前保险是一个月500台币,一般来说,看病的钱全报销了还是不抵投保的钱。自费看病不便宜,投保也便宜不到哪去,但这钱基本是必须花的。

  总之根本是真的要学会照顾好自己,身心健康太重要了。即使钱不是问题,自己不论身体还是心理病了都不会好受,父母也担心,尤其是没开自由行的城市,就是想过来看看也麻烦,父母就更操心了。

  3.出入境单次加签,回家相较不易

  陆生会有两本证件,一本大陆发的紫色的大陆居民出入台湾的通行证,一本台湾发的蓝色的入境证(第一次来或者是游客,是一张单次出入境的纸;陆生的话之后来了学校统一办证)。

  每次出入境需要填写一些表格,然后去移民署缴600块台币加签。如果只是假期回家,一般签证会统一由学校处理,但如果学期中个人需要回家,就要额外跟负责的老师讲,然后填表格,自己跑一趟,再缴六百完成加签。加签的蓝本子两年换一次。

  4.繁体字,台式国语

  据留学360介绍,还不会写繁体字没关系,老师不会因为你写简体字就乱扣分什么的。但平时看着看着多个心眼,慢慢也就会了,尽可能写吧。

  提到台湾国语普遍想的是台湾腔,腔调是一方面,很多表达方式或者外来物的翻译也不一样,这个慢慢积累吧,才不至于有时候不知所云,有些讲法挺有趣的。闽南语在台北不会完全不影响沟通,听说中南部很多只讲台语,福建的同学有语言优势了。

  5.过来别带太多东西,尤其不需要带旅游书

  行李超重可能多缴钱是一方面,提来提去也辛苦,另外虽说一待就是一学期,但很多东西就地买反而方便。

  台湾确实适合旅游,好山好水好吃好玩,而且很多景点不要门票,但交通费跟北京比就贵了去了。过来不要带旅游书(估计本来也没想着要带吧...)学校啊,旅游观光局啊,游客服务中心啊,都有很多免费的旅游指南。

  6.转换接头可以多买几个

  这边如果要买转换接头的话,一来要找,二来比较贵。还是买好了直接过来方便。

  个人建议买两个差不多,一个的话如果笔记本要带出去,那转换接头也得带来带去,麻烦点。

  7.笔电个人建议可以买好再过来

  一来不是每个学校附近都找得到比较正规比较大的3C店;二来刚来学校辅导、迎新,其实日程排得也不是很松,没那么多时间逛;三来人生地不熟的,一时汇率也算不过来,贵不贵心里也没谱,很多也是madeinChina。

  8.档案要么自己跑腿去寄放,要么自个儿压箱底

  高考完档案都给考生了,理论上考生去上大学的时候再把档案交给学校。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台湾留学:台湾留学申请须知事项大搜罗] 文章生成时间为:2014-04-25 19:16:11

推荐专题

更多>>

立思辰留学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意向地区: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联系QQ:
咨询问题:

微信小程序

  •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 留学费用

    留学费用

  • GPA查询

    GPA查询

  • 汇率对比

    汇率对比

  • 地图选校

    地图选校

更多

推荐院校